文/猪猪侠 图/蜘蛛侠
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包容,人人平等的环境里。
也正是因为大家都是善良的,所以《甄嬛传》中浣碧的处境,会另一部分人感到不公。
不过,毕竟《甄嬛传》讲得是清朝的故事。
因此看待浣碧的问题,就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和认知,而是要将视线拉回古代封建制度中。
嫡庶尊卑注定浣碧输在起跑线上
在古代,娶妻是必须经过父母同意的,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八抬大轿,明媒正娶。纳妾则不需要父母同意。
娶妻的彩礼称之为聘礼,纳妾的彩礼称为买妾之资。
妻子称为夫人,是家中的主任,掌管着家中的事务。
妾则称之为姨娘或者陪房,需要侍奉包括妻子在内的主人。妾属于丈夫的私有财产,可以随意处置甚至变卖,若丈夫死去,妻子可以代替丈夫行使这项权利。
妻子生的孩子为嫡子,为家族的正宗,可以继承家中的财产,爵位,以及父辈的人脉等等。
妾生的孩子为庶出,是没有嫡子那些权利的。
所以浣碧,她并不是嫡出,也不是庶出。
甚至是甄远道在外的私生女,由于浣碧的母亲是罪臣侄女,更是见不得光的。
自私不忠注定浣碧一生被人鄙视
在古代,私生子是不能随父姓的,也是不被家族认可的,更是不能上族谱的,不仅没有地位,像奴仆一样可怜,甚至生活的还不如奴仆,更可怜的是,她们以及她们的孩子,一生都会被人鄙视。
所以即便浣碧是甄远道的女儿,可她和甄嬛都是有着天壤之别的。
而作为嫡女的甄嬛,皇帝的嫔妃,不仅事事都善待浣碧,更是优待于她。
可浣碧,作为私生女,一介宫女,却对甄嬛忘恩负义,更是为了一己之私,曾两次陷甄嬛于万劫不复。
即便是这样,面对浣碧的不忠,考虑到同为姐妹,甄嬛还是一次又一次的原谅了她。
试想一下,若是换了其他人,别说是私生女,就算是亲姐妹,经历这些,也是不可能被原谅的吧。
浣碧曾当着甄嬛的面,多次勾引皇上。
往大了说,皇上是她的主子,往小了说,皇上是她的姐夫。
别说在那个嫡庶尊卑的年代,就是在今天,如果换成你我,面对勾引老公的妹妹,又会怎样处理呢?
不思进取注定浣碧爱而不得
浣碧喜欢果郡王,可这两人,无论是在身份地位,还是在言语气度等方面,差距都十分明显,也正是因为如此,果郡王曾提出让阿晋娶浣碧。
浣碧却心比天高,她心里是想嫁给王爷的,甚至想做王爷的正室。
果郡王看着天上的风筝感叹:风筝飞的虽高,却只有一根线牵着,多不牢靠。
原本果郡王是想通过风筝,暗喻自己与甄嬛的情况。可浣碧却以为,果郡王喜欢看风筝。
看吧,与毫无共同语言的人绑在一起,难道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吗?
果郡王曾对浣碧说过:人好看穿什么都好看,若腹中有诗书,这气度就更不凡了。
这句话足以说明,果郡王喜欢什么类型的女人。
如果真的那么喜欢一个人,听到此话,必然会努力提高自己。
可浣碧却自始至终不曾在学习上有一丝丝的进步。可见,她所谓的喜欢,也仅仅是口头上的而已。
不用付出,却总想着回报。然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,是掺不得半点假的。
虽说是浣碧先喜欢上果郡王,但是爱情不是先来后到,向来讲究的是两情相悦。
果郡王爱慕甄嬛,甄嬛也对果郡王倾心,但考虑到现实情况,甄嬛无数次的拒绝了果郡王。
若是浣碧能把握住时机,努力学习,提高自己,即使无法得到果郡王的倾心,也会赢得他的好感吧。
总不至于到最后,果郡王宁愿带着孟静娴,也不愿与她一同出入。
所以,想要成功,想要往上爬,当然是无可厚非的。
可是成功不是停留在嘴上,是要付之于行动和努力的。
一味的怨天尤人,勾心斗角,终将只能一事无成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