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蜘蛛侠
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对电影市场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,但是也正如那句名言:“风险与机遇并存”,也正是由于今年的特殊时期,让国内的综艺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,各大综艺百花齐放。
如果说谈到比较热门的综艺,那就不可避免的谈到两个热门综艺,那就是《奔跑吧》和《极限挑战》。
作为当年两大卫视的王牌综艺,同样都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多年,节目中的常驻MC也换了一波又一波人,但不变的就是大家永远在将两个综艺进行对比,那么到底谁高谁低呢?
因为每个节目都有自己的受众和真爱粉,所以这里这是我个人的看法,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评论。
如果对这两个节目进行对比的话,那肯定是对比的点不同,水平肯定也是不同的,所以我只以两个节目的最新一期节目进行对比。
最新一期的《奔跑吧》节目主要讲述了一个当代社会碎片化信息时代,围绕“有时候,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,你以为的事实也不一定是真相”这个主题进行。
最开始就是以一个在节目录制时黑灯的瞬间,“李晨被打”为起因,最大嫌疑人为坐在旁边的沙溢,整期节目也以李晨和沙溢,你到底相信谁的两个阵营展开。
随着游戏的进行,获胜的一方也可以获取更多关于“李晨被打”事件的碎片化信息,让其他成员根据信息选择相信谁。
一开始只以这一个简单的“被打”事件作为主体进行游戏,在我看来是不足以支撑起整期节目的,但是节目组的高超之处就是,以一个点来讲述了一个面的故事。
在最后一个环节,让所有成员选择到底相信沙溢还是李晨,从已经得知的线索来看,确实是沙溢的发言更让人容易相信。
到了最后的辩论环节,却发生了惊天逆转,因为节目组将相信谁的选择权交给了知道更少信息的现场观众。
果不其然观众在看了现场的辩论后认为“沙溢打了李晨”占多数,但这还不是节目的高潮。
获得胜利之后的李晨彻底绷不住了,随后节目组也还原了事情的真相,原来这是一起李晨自导自演的“被打事件”并嫁祸给沙溢。
这个结局也直接升华了主题,并提出:“有时候,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,你以为的事实也不一定是真相”。
知道了结果的观众包括我彻底被节目组折服,就是一个简单的“打人”事件被节目组讲的这么深刻实数不易。
同时本期节目组的立意还被主流媒体点赞,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,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在网络之中,但是孰真孰假还需要仔细甄别。
普通人都可能因为一句话而被人伤害,而作为曝光率更高的明星更是深受其害,可能因为一张图、一段采访或是一篇文章就相信了一个“所谓”的事实让一个人深受其害。
本期节目播出后希望可以让人警醒,面对信息爆炸的今天,你能否辨别真伪、理性吃瓜呢?
最新一期《极限挑战》中是想借疫情后的响应号召的“夜市经济”主题,说的通俗点就是摆地摊。
说实话这个主题能扩展的面确实比较小,因为毕竟这个点比较小,想要升华的点更是不容易找到。
来到节目里,节目组设定两队成员为夜市打拼队和夜市度假队,本以为是平等对抗,谁知节目组看准了一个人坑,将贾乃亮一个人定为夜市打拼队。
这时候的设定让我想起了《奔跑吧》中的郑恺,基本所有吃苦耐劳的角色都是他来承担,贾乃亮在最新一季的《极限挑战》中就充当了这个角色。
本以为从分组来看应该也是会跟“摆摊”有点关系的,但是节目组的设定简直让人头大,居然设定的游戏时追击和被追击,被贾乃亮射中的人就成为了打拼队成员。
虽然节目组为了增加游戏趣味性,在夜市度假队潜伏一位卧底,但还是没逃脱了游戏设定过于简单的问题。
到最后在节目的剧本下,王迅还稀里糊涂的获得了胜利,为什么这样说呢?
因为在节目中王迅获胜的有些过于蹊跷,网上吐槽的声音也有很多,再加上《极限挑战》这一季一直存在的剪辑混乱问题,在这一期节目中再次被放大。
在我看来,两个节目都有好看指出,但是就是在节目剪辑、主题设定以及嘉宾身份等细节设定的差异,就让两个节目的水平高低立马显现。
总的看来,不论是做节目还是做事,只有认真的处理细节才是对观众最好的回馈。
对此,你怎么看呢?欢迎关注留言评论!
图片|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作者删除,以上仅个人观点,不喜勿喷,谢谢。